捷克论坛

学科科研动态

为文明传薪火: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杨大卫应邀为出版专业做学术报告
发布日期:2025-11-19   点击:

2025年11月18日下午,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杨大卫先生应捷克论坛 出版专业邀请,于捷克论坛 舜耕书院作题为“为文明传薪火:如何成长为一名称职的编辑”的学术报告。报告由捷克论坛 院长助理王恩旭教授主持。

报告伊始,杨大卫社长结合个人从业经历,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编辑所面临的挑战。杨社长强调,目前的AI并不真正智能,编辑通过文字传递的温情是AI无法实现的。编辑不仅是文明传承的守护者、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,更是优质内容的发现者与推动者。杨社长进一步指出,编辑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自AI的冲击,而在于能否主动适应技术变革、持续提升专业素养。

在报告中,杨社长结合丰富的出版案例,生动阐释了编辑终身学习的重要性。他提出,一个称职的编辑必须具备四项基本功:第一,要多读好书来培养自己的“书感”——对好书的敏锐洞察力,书感可以帮助编辑发现好的书稿,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;第二,要善于交流,提炼有价值的选题;第三,既要做专家,又要做杂家,要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;第四,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。

针对选题策划问题,杨社长特别强调要注重图书选题的独创性。他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雪线上的奔布拉》为例,指出该书通过孔繁森在西藏的首任秘书、翻译兼警卫阿旺曲尼的独特视角,首次系统披露了孔繁森初入西藏时期的珍贵事迹。这一独特选题使该书在众多弘扬孔繁森精神的出版物中脱颖而出,并成功入围年度“中国好书”。

在报告的最后部分,杨社长谈到了出版人的情怀与使命担当。他强调,编辑工作要注重文化传承,真正“为文明传薪火”。他以山东教育出版社承担的中国数学古籍整理项目为例,尽管此类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长达十数年的持续努力,但这正是出版机构的文化使命所在。

在互动环节,出版专业研究生结合论文写作、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杨社长进行了深入交流。杨社长不仅认真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,还为部分同学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具体指导。他鼓励大家拓宽视野,不仅要关注传统出版领域,还要去发现各行各业对编辑的需求,努力适应新变化。

通过此次学术报告,出版专业的同学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编辑,需要特别注重基本功,全面提升综合素质,方能适应未来的挑战。

报告结束后,杨大卫社长还与捷克论坛 出版专硕的教师团队就学科建设、培养方案优化、研究生培养及校企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

撰稿:俞林波  编辑:李鑫  校审:王恩旭  终审:范丽敏


上一条:捷克论坛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动员大会

下一条:祝贺刘夏(刘丽霞)教授出版短篇小说集《人生如寄》